由于自来水水质及二次污染的原因,水中会有各种大小不一的细微颗粒、胶体等杂质。
这些含有杂质的自来水进入家庭管网后,不仅会影响人体的健康,还会对家里的各种设备(热水器、地暖、洗衣机等)造成伤害及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。因此,在进水总管上安装前置过滤器就很有必要。
那么前置过滤器都有哪些种类呢?
1、叠片式过滤器
特定的塑料叠片两边刻有大量微米尺寸的沟槽,一串同样的叠片压在特别设计的内撑上,形成一系列100微米左右的过滤单元,过滤时,水从外面通过叠片,杂质颗粒被截留在叠片交叉点,经过过滤的水从过滤器中流出。
缺点:杂质冲洗不彻底、过滤精度不均匀、没有排污口。
2、顺冲型过滤器
采用50-100μm的不锈钢滤网,通过自来水的压力从管道的内壁渗透到外壁,泥沙、铁锈等杂质会被膜孔截留,打开冲洗阀门不锈钢膜所截留的杂质被水冲走,实现了滤芯的冲洗。
缺点:如水质差时、或消费者的习惯不好,滤芯容易被堵,不但较小的杂质冲洗不出来,反而在滤芯中嵌得更深、更紧,容易成为二次污染只能打开壳体把滤芯拿来出用牙刷刷洗。
3、虹吸型过滤器
通过自来水的压力从管道的外壁渗透到里面,泥沙、铁锈被膜孔留于表面,打开冲洗开关水流在滤芯周围形成负压,内置布水器能够有效的清楚滤网上的杂质,被截留于膜表面的杂质通过雨刮器被水冲走,如果水质较差可能会堵死,一旦堵死维护起来比较麻烦。
4、反冲洗型过滤器
通过自来水的压力由滤网的内壁渗透到外壁,泥沙、铁锈等颗粒型杂质被截留于管内,打开冲洗阀门被滤网所截留的杂质被水冲走,如果水质较差滤孔被堵住,可以通过反冲洗功能,此时嵌在网孔里的杂质就会被水冲走,杜绝杂质造成的二次污染。
缺点:连反冲洗都无法清除的堵塞在滤网孔内的截留物,需要打开滤瓶取出滤网,用辅助的毛刷(可用牙刷取代),气枪等工具清理。
除此之外,前置过滤器又分为换芯和不换芯的。
1、不换滤芯的
价格较高,滤网大多为金属材质,过滤孔径大多在40--90微米之间(肉眼可见的杂质在50微米以上),安装地点需要有排污口。
利弊:一次性投入大些,后期无耗材费用,处理效果一般。
2、换滤芯的
价格较低,滤网为非金属滤网,大多为PP棉类材质(或PP棉与活性炭组合),安装位置可以在进水总管水表后面及其它用水点。
滤芯的过滤孔径大多在5--20微米之间,安装地点无需排污口。
利弊:一次性投入小些,后期需滤芯的更换费用,处理效果较好。